标签

观天者须知:

-这里的例子只供注解,不能作为标准。
-一切言论只是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切言论未必有科学根据,智慧的读者能明辨是非。

2012年8月21日星期二

精明的消费者

普通的消费者对于交付的费用和获得的物品或服务并不计较,就算待遇不公也不知道。精明的消费者会比较商品,还有上当一次就不再从犯。更加精明的消费者会从别人的经验里吸取教训,不让动歪脑筋的商家得逞。

你是哪一个?

我呢?这个故事里,我犯了好多次类似的错误,一直在避免还是不小心掉进“陷阱”。这是一个Touch N Go(以TNG简称) 的故事。话说半年前我开始用TNG 搭KTM。很少用TNG的我对于里面的余额很关心。有次在进去火车站时,看不清楚余额(眼花,看到余额不对数),就想到再touch一次,谁知果然少了十元。当时问当场的职员,他说那是TNG的事,他不知道的,要联络TNG公司。于是我拿了联络号码。后来,我也联络上TNG公司,告诉他们原由。他们说不能连续touch两次的,不过可以退还,拿了我的银行户口的号码。结果至今还没受到……

第二次,我在离开火车站时。touch了一下,推一推栏杆过关卡。谁知道,过到一半卡在中间,进退不得。后面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候,没人理我。我情急之下,又再touch了一下。我是过了关卡。可是,可怜的余额再次扣除十元。我再次联络TNG公司,做了一样的程序。至今未收到分文……

从此我告诉自己要很小心,不能再次重犯。过了一段时间,也相安无事。没想到事隔半年,可恶的“陷阱”还是找上了我。当时,离开的火车站更换新的设施。我还很开心。由于是上班时间,那里很多人。我选择使用TNG的原因是不用跟很多人挤。TNG使用者有另一条队伍。到我的时候,我发现写着OUT的机器贴上了不能使用的字眼。而我前面的人都是touch写着IN的机器离开。当时我觉得不大对劲,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大家。结果~唉 T.T 再次中招。这次我连打电话的费用都省回,用电邮的方式通知TNG公司。 结果他的回复是一样,拿银行户口和个人的资料。心想这学费还真贵。这次的互动TNB公司告诉我:


We regret to learn that there was maximum fare charge occurred on your card for your journey at KTM-Komuter.

In the case of train fare deduction through Touch 'n Go card, the occurrence of maximum charge may be due to 'system error' or failure of user to adhere to proper card usage such as,

1. The card did not have complete transaction ('touch in' and 'touch out' for previous journey either at KTM-Komuter, LRTs or Monorail) when touch for the new journey. 
2. 'Touch in' and 'touch out' at the same station after more than 1/2 hour
3. 'Touch in' at the originating and 'touch out' at the exit station execeeded time limit (> 4 hours)
4. Touch more than once at the reader upon entry & exit station


既然都错了,我还是要面对现实。于是在我回家的时候,我告诉车站的员工,我的情况。看看我该touch 哪里。他叫我touch写着" IN" 字眼的机器。我跟着做,结果再次扣除十元的“学费”。我当场瞪大眼睛望着他说我的十元被扣了。那员工“心平气和”地说你没看到那里写着“IN”吗?为什么你离开时还touch那里?我当场快被气昏。不想跟他争执,只问他:“那现在怎么办?”他说帮我查一查,拿了一个机器然后告诉我 ,我在家的车站那里和这里的记录显示两次的进入。如果要清除记录要付二十元。我再次被火冒三千丈。我想,我既然进了,只要touch出该没问题。于是我试了一下,再次给那员工检查。他忽然转换说法,这次我帮你免费清除记录,你重新touch进就行了。事情就告一段落……隔天我再次电邮TNG公司。重复一样的程序。至今分文未收……

我不敢说这几次事件里我没错。但在于消费者的角度,我是应该接受这样的结果吗?TNG公司有这样的设计有它的原因,我不能说什么。既然说好了退款,可是半年里分文未收,没有通知,那算什么?我不懂。

你可以说我很笨,重犯四次。然而以数学的角度,我每天会touch 4 次(进出+ 来回),一星期最少五天如此(还没算周末出游),半年里都如此。我总共touch了4(次)X5(天)X4(星期)X6(个月)=420次 。我错了四次,那我犯错的机率是 4/420X100%  = 0.95%  也就是就是少于1%的的犯错机率。我很笨吗?

其实写下这篇文章的用意不是要追究什么。只想避免“悲剧”在其他人身上发生。这是很少人知道的事实。希望读了这篇文章的读者能让身边的TNG使用者知道。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能的问题而已。

更加精明的消费者会从别人的经验里吸取教训,不让动歪脑筋的商家得逞。那分享和传播经验的消费者是属于哪一类的消费者?

哈哈……

2012年8月16日星期四

15/8/12 晴 - 无奈

什么都不知的时候,人好像白活。
知道越多的时候,反而成为前进的障碍。

看着什么都不懂的人,浑浑噩噩度日,真的很浪费。
看见很多的饱读“诗书”的人(包括我自己)看得越多,身边的框框就越多。因为多了很多“参考资料”。同样的也局限自己的成长。越来越慢,甚至原地踏步。

忽然想到一个比喻。像是身处在一艘破洞的船。不知道的人,依旧故他。知道的人,有一些害怕得躲起来。有一些研究为什么会破洞,水从哪里来,洞有几大,几时会沉船……。有一些以自己的“经验/直觉”找出路,结果兜来兜去迷了路。结果全部人慢慢,慢慢的一起葬身海底。

2012年8月14日星期二

讲饮讲食之白饭

饭取其淡然,方成就佳肴。

主题是饮食,写了饮,下来就写一写食。吃饭是含有古人的智慧。为何中国人要吃饭要配菜肴,而不是单一的菜或白饭?现在的人因为科学证明是要营养均衡。古人哪里知道?我们可不是科学证明才开始饭配菜。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就如此。当然,我没有研究真正的原因,不过有个少有的看法。

我们每天吃饭,觉得菜肴很好吃。可是如果没有白饭的淡,我们就不会觉得原来眼前的菜肴是好吃的,比饭还好吃。菜肴不能没有了白饭,因为没有饭,它就不是菜。彼此不能没有对方。白饭可以很光荣的说我是很重要的。

然而,吃饭一定要菜肴配白饭吃。是一种调和的作用。如果只是吃菜肴,无法取得温饱和饭里的营养。只是吃白饭又会觉得枯燥无味。有时候是相反,青菜(或是讨厌的菜肴)不好吃,但它是有营养的。那就配白饭。青菜就不觉得难吃了。如此一看白饭的角色就更重要。是调和的关键,将两边的极端调和过来。

吃饭配菜这个调和很重要,只有饭配菜才能又好吃又营养。世界如果没有调和,恐怕会天下大乱。人们眼里容不下异己,如同只有吃白饭不吃菜或相反。那么,身体(世界)会出状况。可是调和了就不一样。大家互相扶助,互补,就是饭配菜。那么身体会健康,皆大欢喜。
special thanks image from http://art31.photozou.jp/pub/0/555000/photo/69769444.jpg

2012年8月13日星期一

讲饮讲食之水

清水无杂味,故能众饮之。

上星期忽然冒了一个念头,为什么清水淡然无味,我却百喝不厌?天天喝好多杯,喝了二十四年。甚至一点抗拒都没有。如果是说人要生存就要喝水,那我们也天天要吃东西,可是食物却要求变化无穷,还有不同国家风味的菜式。连续一个星期,三餐吃一样的食物,大概我们就大喊吃腻了。

想着想着,发现水也不全然是淡然无味。它还有一丝的甜味,清凉。还有视乎只有清水是所有人类不抗拒的东西。再红的人,再美味的佳肴,再美丽的地方都有人喜欢,有人抗拒。唯有这淡然无味的水是例外。想到这里,我心里无比的震撼。真的有一样东西是没有人抗拒的吗?那么为何如此?

也许就是因为清水无味,所有人们才会喝出自己的味道……

2012年8月4日星期六

新作~手抄心经+风柳



要写一篇心经还真不容易~ 书法有待进步=P

初次尝试,算是满意之作 ^^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