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观天者须知:

-这里的例子只供注解,不能作为标准。
-一切言论只是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切言论未必有科学根据,智慧的读者能明辨是非。

2015年3月16日星期一

開發生命的篇章—— 烘焙

如果五年前有人問我會不會去學烘培,我肯定會說不可能。然而因緣就是如此不可思議,我已經學了一年。這一年裡對於一個西方文化中的一個很古老行業,以先進的科技持續經營它的價值,多少體會一些。它可是養活了整個西方人,乃至西方文化。

在糖還沒有普及,甜點沒有被開發以前,麵包大哥可是獨領風騷。我最喜歡看著麵包在烤爐裡從小小扁扁的麵團慢慢的“長大”成為外脆內鬆軟的麵包。整個過程特別感動,也很興奮。曾經一度不想吃麵包,不是因為吃太多而怕,而是看著一組食材揉成團,發酵膨脹,烘烤成熟,它像是有生命般經歷了生老死。不忍心吃啊~可是仔細想想,哪個食物沒有經歷生長過程?植物也是從種子成長,動物更不用說,連空氣里的細菌我們都吸進肚子了。原來我們是由無數的生命成就的,還有什麼自我可言?

麵包大哥還真不愧是大哥,幾千年來保有它的地位,人人都需要它不是沒有理由。因為它是經過揉,搓,扯,撕,打,不斷的磨練,最後還要經過高溫的烘烤而來的。這個過程尤其深刻。以我個人成長經驗而言,也是要經過挑戰自我,與貪愛搏鬥,忍著私欲。那些內心怒吼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開兩半的過程,走過之后又是一條好漢。要開創個人的價值就要走這條路。如果要我貪生保守,原地踏步,令這一期的生命白白浪費,那是對不起自己,對不起生育父母,對不起成就自己的眾生。

很多所謂學佛人,看見自己的問題,可是卻不解決。還說是正念,看著自己的念頭,與它好好相處(類似妥協),還要自以為這樣是學佛,沾沾自喜,自命清高。好可惜。要不然我給你一個麵團,你看著那個爛爛稠稠的東西,指三道四,看看那個麵糊會不會變麵包。成為麵包也要受得起種種考驗才行。

在學校里有一位搭檔同學,很要求。講究速度快,品質好。可能嗎?最後我們都做到了。縱觀職場,每天供應百千戶人家的糧食,能不快嗎?激烈的競爭下可以沒有品質嗎?現實而言,那是必須。回想過去說慢慢來,不急,把事情做好比較重要的那一套已經行不通。事實證明,在強大的警覺性與集中精神下,快且好是可能的。

換個可愛的故事——蛋糕妹妹的故事。如果大哥是土土實實的紳士,妹妹就是甜甜但是危險的魔女。它就像童話里巫婆煮一鍋的古怪的東西,如加入蝙蝠的糞便,蒼蠅的眼睛,貓的毛髮之類的。煮成魔法藥水,變出種種物體。同樣的,蛋糕也是那個感覺,蛋液,加入奶油,麵粉,果實等,然後一盤糊狀的液體放進烤爐,變成鬆軟可口的蛋糕,甜甜的但是要小心糖尿,血壓高來探望。也許童話般的幻想也是由此而來。美麗的身邊總有危險。這可謂刺激美。當然還是有例外的,佛法中的真善美是以和為尚,以和諧為基礎。簡單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就能展現真善美。

舉個例子,有次製作蛋糕失敗了,發不起來。善良的師兄師姐還當著我的眼前把它吃光了,還說不錯。當下對於一個烘焙師來說是很感動的。這樣的支持,內心是暖暖。之前的挫敗感都融化了。當下發願以後一定會吃完準備的食物,因為那是一份肯定,一份尊重,一份愛心。這種和諧的真誠態度,善良的心,太美了。過去看不懂,都在挑剔,要不然食物掃光也視作理所當然是自己的愚癡。

烘焙師是有深度且幸福的行業,它能夠存在幾千年是有其深厚的內涵。這都值得我們藉此探索,思維著生命為何,價值何在。人與人之間也因為美食拉近彼此的距離,在生存需求前沒有尊卑高下。關係也很簡單你不是烘焙師,就是食客。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因為真善美而感動。因為只有生命可以感動生命。會有活著真好的感覺。原來烘焙也是一場生命的教育。還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