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周记 1-7/4 生存之上 生活之下

1/4
今天是愚人节,可是跟平时无差。昨天是复活节,所以今天补假,不用上班。纽西兰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距离半个小时车程是算近,一个小时是普通。今天我和小综载一对姐妹到码头。要四个小时的车程。就是说来回要八小时。第一次在纽西兰开车~有点兴奋。大约让大家知道这里的交通规则。在高速大道(其实也只有两辆车的宽度,一边来,一边回)时速是一百,在城市范围的时速只能五十。这对姐妹跟我们约好是早上九点出发,结果我们两点才出发。哈哈(算是愚人节的效应吗?)在中途,有一条1 way brige 就是那座桥只能让其中一方的车子通行,另一方要让路。我的方向是要让路的,可是我没有留意到告示,那对姐妹也在车里睡了。才一点就停不及。幸好我有留意时速牌,那时候是驾很慢。真是有惊无险。回程里,我们觉得汽油应该不足以回到宿舍。可是这里的人很早关店,连加油站也是(小镇是如此)。结果我们每次经过城镇都找加油站,可是都吃闭门羹。唯有一路担心会没有电油的情况行驶三个小时才到Nelson的加油站添油。今天虽然没有人向我开玩笑,但老天爷去让我感受愚人节的经验。哈哈。今晚的星星超美,是我一生中看过最美的一次。星星不止繁多,而且还有一串像河流般的星河。真的很美。大概是这里没有太多的灯光,反而可以清楚一览夜空的最美的一面。人们繁华缤纷的城市夜景,还不如默默闪烁了几万年的星空。可惜我的相机无法将这么美丽的星空转为永恒的一刻。

2/4
回到工作~有的朋友说在这里最让她快乐的其实不是旅行,也许美丽的风景可以让你很兴奋,但是日子久了,这些风景无法让她像当初般兴奋。反而让她流连忘返的是打工的日子。我没有叫她详细形容,因为我想要亲自体会。没错很多时候,外在刺激的快乐,总不及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跟人互动的快乐(想象中……)。我觉得人生的美丽一部分在于突破自我,做一些以前不会做或是无法完成的事。就像一些这里的朋友以前是不会煮的,来到这里突破了自己学了一道又一道的佳肴,品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这样的一种人生突破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是很棒的。如果在这里跟在马来西亚没有分别那么有什么意思?在我而言,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去玩,其实我的同事现在也是如此。既然来到这里为何不尝试以后无法尝试的经历?因此我想要不一样的。
今天将选坏苹果当成专注的训练,为自己的工作找一点乐趣。
晚上准备晚餐竟然花了3个小时。让我好烦躁。因为大家轮流煲饭,花了很长的时间。

3/4
在纽西兰玩,有一辆车是很方便的,而且一辆二手车也不会太贵。如果有2~3个人分担就更好。我宿舍的老板很好,他知道后也帮我们留意。有一位做二手车买卖的来住,当时有一辆车要卖的,而且很便宜。最后我们因为它很耗油而放弃了。这几天想要转去采苹果的心愿越来越烈。我告诉自己,不能因为现在的工作不满意而冲动想要寄托下一份工作很更好。所以我要先让自己喜欢上现在的工作,如果喜欢了还是很想要换的话,那么就一定要换。因此我抛开一切好好做好现在的工作。

4/4
做了一个恶梦,真的很恐怖。被吓醒。今天的苹果好难选。中好几次品管的同事的扫射。今天的苹果是Jazz是一种很脆口又带一点酸的苹果。很容易有瘀青和顶部的梗被拔掉而破损。今天的晚餐吃粥,隔天吃炒面当午餐。由于没有时间到外面吃,所以大家都会准备隔天的午餐当便当。有时就煮多一份晚餐和隔天的午餐是一样的。

5/4
几天下来其实都还是想要去采苹果。之前是因为上头说包装苹果收入稳定,我比较适合留下来,然后尝试帮我问可否星期六去采苹果当兼职。当然,最后的结果是不能。身边的朋友也说近来的天气都会常下雨,下雨就不能开工。接收到很多对于采苹果不明朗的讯息,自己其实也开始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因此转去采苹果的念头就打消了。

6/4
跟朋友车到Nelson逛街。看到打折的冬装好想买下来。最后还是觉得走经济路线,找找二手店的冬装才决定。幸好这次的购物还是有收获,在一间慈善团体办的二手衣大抛售中捡便宜。一袋衣裤才3纽币。太划了,我塞了六件衣,一件裤。大丰收!!今天我的上头发了个简讯给我,问我要不要转去全职采苹果。我说要考虑。事实就是如此弄人~

7/4
经过一天的挣扎,我决定接受挑战,转去采苹果。原因有二,一我要克服自己对于未知的未来的恐惧,不要被情绪牵着走。二来,我觉得是老天的一种安排,那我就随顺它~说不定好料在后头。如果守住现在的状况不会有什么突破,不如试试吧,其实怎样都不会无法生活的。只要尽力而为就好。一直很担心的小综,也在晚上决定转去采苹果。由于那决定太迟了,所以他过一两天才采苹果。

老实说这样的生活像为了生存糊口,但会花一些钱去享受。更像是马来西亚的外劳,做一些本地人不爱做的粗活。这是我要的纽西兰之旅吗?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開發生命的篇章—— 烘焙

如果五年前有人問我會不會去學烘培,我肯定會說不可能。然而因緣就是如此不可思議,我已經學了一年。這一年裡對於一個西方文化中的一個很古老行業,以先進的科技持續經營它的價值,多少體會一些。它可是養活了整個西方人,乃至西方文化。 在糖還沒有普及,甜點沒有被開發以前,麵包大哥可是獨領風騷。我最喜歡看著麵包在烤爐裡從小小扁扁的麵團慢慢的“長大”成為外脆內鬆軟的麵包。整個過程特別感動,也很興奮。曾經一度不想吃麵包,不是因為吃太多而怕,而是看著一組食材揉成團,發酵膨脹,烘烤成熟,它像是有生命般經歷了生老死。不忍心吃啊~可是仔細想想,哪個食物沒有經歷生長過程?植物也是從種子成長,動物更不用說,連空氣里的細菌我們都吸進肚子了。原來我們是由無數的生命成就的,還有什麼自我可言? 麵包大哥還真不愧是大哥,幾千年來保有它的地位,人人都需要它不是沒有理由。因為它是經過揉,搓,扯,撕,打,不斷的磨練,最後還要經過高溫的烘烤而來的。這個過程尤其深刻。以我個人成長經驗而言,也是要經過挑戰自我,與貪愛搏鬥,忍著私欲。那些內心怒吼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開兩半的過程,走過之后又是一條好漢。要開創個人的價值就要走這條路。如果要我貪生保守,原地踏步,令這一期的生命白白浪費,那是對不起自己,對不起生育父母,對不起成就自己的眾生。 很多所謂學佛人,看見自己的問題,可是卻不解決。還說是正念,看著自己的念頭,與它好好相處(類似妥協),還要自以為這樣是學佛,沾沾自喜,自命清高。好可惜。要不然我給你一個麵團,你看著那個爛爛稠稠的東西,指三道四,看看那個麵糊會不會變麵包。成為麵包也要受得起種種考驗才行。 在學校里有一位搭檔同學,很要求。講究速度快,品質好。可能嗎?最後我們都做到了。縱觀職場,每天供應百千戶人家的糧食,能不快嗎?激烈的競爭下可以沒有品質嗎?現實而言,那是必須。回想過去說慢慢來,不急,把事情做好比較重要的那一套已經行不通。事實證明,在強大的警覺性與集中精神下,快且好是可能的。 換個可愛的故事——蛋糕妹妹的故事。如果大哥是土土實實的紳士,妹妹就是甜甜但是危險的魔女。它就像童話里巫婆煮一鍋的古怪的東西,如加入蝙蝠的糞便,蒼蠅的眼睛,貓的毛髮之類的。煮成魔法藥水,變出種種物體。同樣的,蛋糕也是那個感覺,蛋液,加入奶油,麵粉,果實等,然後一盤糊狀的液體放進烤爐,變成鬆軟可口的蛋糕...

竹子鷹架與香港精神

我從香港鷹架看到香港人的堅韌和靈活。國外一般是鋼鐵鷹架,唯獨香港是竹子鷹架。輕,所以省力氣,資源,靈活性高。它甚至可以後期維護也方便,哪一樓層出問題,在特定的樓層安裝鷹架就可以。不用從地上升上去。這個點子太厲害了。 竹子的特性還有一個重要優勢,就是成本低、材料可得且環保。竹子生長快、來源廣,不像鋼鐵需要大量生產資源與進口物流,更不會加重本地的資源負擔。在環境保護意識尚未普及的年代,香港人已無意間走在了可持續發展的前沿。 當年不斷要蓋高樓,如果用鋼鐵肯定不夠,跟全球搶資源會抬高物價,加大難度,所以採用竹子,藍海策略。因此可以跟上建築的步伐,蓬勃開發。當初小小的島哪來這麽多資源支撐開發的消耗?竹子鷹架不僅解決了施工上的現實需求,也為城市開發提供了一條智慧的捷徑。 一個地方可以發展到這個規模,光是高樓林立,當中有許多的困境,競爭,需求要解決。而成就這些靠的是這份精打細算,這份變通,不被困境打敗的堅韌。竹子鷹架彷彿是香港人精神的一個縮影,既柔軟又堅韌,既簡單又高效。看得我非常感動。

信息洪流中的宁静之道:正见不是审判,而是觉知与转化(下篇)

信息洪流中的迷失 在数字时代,获取信息变得空前简单。2023年,全球数据总量超过120 zettabytes,其中90%的数据是过去两年内产生的。这些信息中的大部分包含各种各样的观点 —— 有些是建设性的,有些是破坏性的,有些是实用的,有些是神秘的。个人很容易成为错误信息的受害者,或者在回应时变得冲动,最终陷入痛苦。正见鼓励我们在做出反应或分享之前暂停、分析并理解内容背后的动机。 尽管我们讨论了培养正见的好处,但在实践中,它必须与其他核心教义如慈悲、不执着和正念相结合。没有这些互补的品质,对于未开悟的人来说,正见可能会被扭曲或导致不良后果。 1. 将正见与慈悲相结合以促进社会和谐 一些佛教徒可能被认为太冷漠。如果纯粹将正见解释为一种理性、超然的见解,可能会导致对他人的痛苦或感受麻木不仁。例如,面对严重灾难时,仅仅将其归因于业力和条件可能会忽视人性需求。佛陀的教义强调慈悲是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都的重要态度。正见应该与慈悲相结合,眼中有理,心中有人。我们将灾难视为无常的体现,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并对受苦的人表达善意。这种慈悲的方法通过相互支持加强社会联系并促进成长。 2. 中道的正见是不执着以尊重多样性 正见应用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多样性的背景。假如将正见视为绝对“正确” 可能会导致否定他人观点并加深对立。执着 “这就是正见,其他都是邪见” 会引发争论或网络冲突,这是偏离正见而陷入执着和二元对立。《增支部》6.61 在中间经强调避免极端和不执着于固定观点。同样,《中部》72婆蹉火經主张放弃所有观点,允许觉悟的心不受固定观点束缚。因此,正见必须包含开放性和不执着,认识到它是个人的指南,而不是强加给他人的。尊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会营造更包容的社会氛围。 3. 通过正念保持正见 在人际冲突中,偏见和情绪反应常常使保持正见变得困难。《出入息念经》强调在每一个行动中保持正念与平静的重要性,正念帮助我们活在当下。通过练习正念,我们能够客观地评估情况,从而应用正见。通过保持正念,我们可以在冲突中保持正见,而不被情绪左右,进行清晰和同理心的沟通。 4. 正见不是道德审判 正见从来不是评判他人、自责自己或彰显优越感的工具。如今,许多键盘侠借“正义”之名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导致受害者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然而,正见的本质在于内化,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觉知与转化。 从理解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