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15的博文

開發生命的篇章-- 竹子文化

一天在臉書看見朋友上傳了一張以竹子為背景的照片。當時一看,第一個念頭就是“哎呀,怎麼那個竹子完全沒有修剪,好難看!”估計如果被我的朋友聽見會被他宰了。人會因為不曾坐過好車而覺得每一輛車都是一樣,而懂好車的人就知道畢竟層次不一樣。 網絡下載-- 沒有修建的竹子 修剪后的竹子 以前喜歡畫竹,單純的覺得很有氣質,很美。後來在紐西蘭佛光山做園藝時,修剪竹子是常有的。更覺得竹子很特別,很好看。 過去很多詩人都愛竹子,白居易,蘇東波(蘇軾),黃庭堅,王維,鄭板橋等都可以從他們的詩畫中得知。好比蘇東波還寫情詩給竹子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白話: 寧願不吃肉也不能住在沒有竹子的地方; 不吃肉會瘦,沒有竹會很俗氣; 人瘦還可以增肥,人俗氣是無藥可救。 別人會笑我的言論,好像很清高還是很白癡? 如果對著竹子還吃肉,這世間哪裡還有做官的修道人。 在中國文化里竹子代表高風亮節,虛心/心空,性直,堅韌,耐寒,長青乃君子所為。是傳統美德。 一則竹子的感動故事 有次,我們要移植竹子,粗魯的人竟然把竹子砍剩幾根才把整棵竹子挖出來,可憐的竹子搬到新家也只剩骨頭,很悲慘,很心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天天澆水,希望給一點因緣,死活就靠它本身的生存能力。一個多月后,看見地上冒出新芽,雖然是細小嫩枝,但心中對生命充滿感動,一顆竹子都可以展現堅韌的生命力,劫後重生,我哪裡還有理由遇到挫折就退縮? 然而種竹子可不簡單,除了幾天不澆水,葉子就開始捲成針,水太多又會淹壞,肥料不可缺,長大又開始亂長旁支,太茂密會惹小鳥筑窩(小鳥會到處便便)。跟人很像,要吃要喝,長...